在智慧城市建设浪潮席卷之下如今也迎来了路灯的智慧升级。目前,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仍有空间,很多新区仍在建设阶段,在开始的道路规划阶段就已路灯厂家为智慧路灯留下了空间,应用越来越多。新型智慧路灯陆续在全国多个城市街头亮相,智慧升级后,它们将承载比城市公共照明更深刻的“使命”——智慧城市信息采集和便民服务终端。
为什么城市会用路灯来作为5G建设的载体?
5G频段对基站的连续覆盖提出了高的要求,5G基站的数量将是4G的1.5-2倍。在这样的要求之下,我们选择了共享路灯来作为5G建设的载体。
1、路灯作为分布广、密集的**设施,能够满足5G**密集组网的站址需求。路灯杆间距一般为30-35米,而5G基站站址间距要求一般在100-200米。
2、路灯具备完备的供电系统,可以解决5G基站建设中电缆敷设、接电困难等问题。
3、开始推进“合并杆”的工作,基于5G的需求,进一步完善推进现阶段的合并杆工作,使得建设更加集约,城市环境更加美观,空间得以净化。
4、以灯杆为5G基站载体,不用另行立杆接电拉线,避免城市的二次开挖,减少基础设施建设重复投入;同时降低运维、管理成本,体现智慧灯杆“一杆多用”的应用价值。
5G+智慧路灯建设,推动技术创新,通过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助力城市网格化、精细化治理。基于智慧杆可以加载5G基站、视频、环境监测等应用,完成数据采集等工作。通过大数据的采集,智慧杆能够跨行业整合分析数据,包括车辆管理的数据、气象监测的数据、噪声监测的数据等,更准确、更快速地帮助城市管理者判定城市运行情况,合理配置公共资源,优化便民服务,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。
多杆合一 一杆多用
按照“多杆合一”“多箱合一”“多头合一”的原则,同步推进以道路照明灯杆为载体的综合杆建设,规范“城市家具”,是智慧城市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。
1美观、安全,满足多杆合一功能
2杆体结构强度达到抵抗五十年内强风的要求
3所有设备与灯杆间均采用结构自防水
4预留安装孔位与信息化接口,兼容性强
5采用模块化可拆卸设计,维修方便
智慧路灯的主要功能:
智慧照明:
照明除了用LED灯取代传统钠灯,完成一次节能外,还利用传感、智能控制技术,实现按需照明,如时间、季节、日照、经纬度位置、亮度来自动调节LED灯照明亮度,从而达到二次节能。
视频
视频系统实现对点的视频监视、图像预览、录像存储、录像检索回放及管理,再加上强大的视频处理、分析能力,已经可以对多种应用场景进行识别,如车辆、人脸、各种的识别,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事件来和告警,如烟雾、抛洒物等不良习惯。
信息发布
显示信息可包括如*政策、公益宣传、公共信息发布、紧急情况警告、区域地图显示、周边环境、空气污染状况、商业广告等。内容形式可以是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等,并可设定发布信息的策略规则,如定时、区域、用户群等,也可临时插入播放紧急的信息。
一键报警
市民遇突发状况,可一键式呼叫安保中心获取帮助及报告突发事件。管理人员接到用户求助接通后,可以视频通话。系统自动进行双向两路录音和实时录像并进行保存,为日后提供有力声像证据。
环境监测
可以实时在线连续采集监测各种环境及气象数据,包括PM2.5,温度、湿度、气压、风向、风速、风力、噪音等等,并可在信息屏上实时显示更新。系统提供的统计分析功能,还可分析出一段时间,如一个月、半年等维度的空气质量整体情况,输出统计报告等。
公共广播
城市广播正在成为平安城市与报警系统的主流趋势。可以定时播放预定设置的广播内容,也可实时插播紧急信息,音量可以远程控制。
智慧灯杆的特点
智慧杆杆作为可扩展的新技术融合体和功能体,加之优良的空间布局,正在不断出新业态和新模式。一方面,智慧灯杆本身可以支撑视频采集、传感等杆载终端和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ICT技术的融合应用,赋能传统城市应用,催生新业态的产生,如基于图像识别或传感的自动驾驶,基于物联感知的城市资源管理等。另一方面,智慧灯杆的综合、共享不仅会给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模式、运营模式带来改变,更可与“数字孪生城市”、“城市大脑”技术相结合带来城市管理模式和城市运行模式的改变。这些新业态和新模式也将拉动智慧灯杆的进一步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