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级试验浪涌保护器(也称T1级浪涌保护器,还称1级10/350us浪涌保护器)冲击电流为:Iimp=12.5kA(1级浪涌In=100KA)、Iimp=15kA 、Iimp=25kA浪涌保护器、可带RS485通讯接口的1级浪涌保护器、
II级试验(也称2级二级浪涌保护器)标称放电电流10KA、20KA、30KA、40KA、60KA、80KA、100KA、120KA、150KA、200KA浪涌保护器、690V风电浪涌保护器。
退耦原件的加装,一旦稍不注意,势必会引起另外一个安装隐患。退耦原件是串联安装在电源线路中的,因为串联,所以有电流量的。选择安装型号时,必须实际考虑电路中的电流安培数,不能大于退耦器的大额定电流值。笔者曾经亲眼看过好几起这样的事故,电源退耦器选的不而的退耦原件烧毁,所以提醒大家选型安装时一定注意。
安装线径问题、绕线问题
电源浪涌保护器的安装,主要是泄放大量的雷击和浪涌电流,浪涌电压。因为浪涌电流很大,浪涌保护器的标称放电电流和大放电电流也很大,所以上下引线的截面积应有一定的大小,这样可以引线电感量,从而减小其动态阻抗,同时也势必线路残压。
浪涌保护器的分类
SPD是电子设备雷电防护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,其作用是把窜入电力线、信号传输线的瞬时过电压限制在设备或系统所能承受的电压范围内,或将强大的雷电流泄流入地,保护被保护的设备或系统不受冲击。
按工作原理分类
按其工作原理分类, SPD可以分为电压开关型、限压型及组合型。
电压开关型SPD。在没有瞬时过电压时呈现高阻抗,一旦响应雷电瞬时过电压,其阻抗突变为低阻抗,允许雷电流通过,也被称为“短路开关型SPD”。
限压型SPD。当没有瞬时过电压时,为高阻抗,但随电涌电流和电压的增加,其阻抗会不断减小,其电流电压特性为强烈非线性,有时被称为“钳压型SPD”。
组合型SPD。由电压开关型组件和限压型组件组合而成,可以显示为电压开关型或限压型或两者兼有的特性,这决定于所加电压的特性。
按用途分类
按其用途分类, SPD可以分为电源线路SPD和信号线路SPD两种。
为了限制安装后的保护部分和不受保护的设备部分之间感应耦合,需进行一定测量。通过感应源与牺牲电路的分离、回路角度的选择和闭合回路区域的限制能降低互感,
当载流分量导线是闭合回路的一部分时,由于此导线接近电路而使回路和感应电压而减少。
一般来说,将被保护导线和没被保护的导线分开比较好,而且,应该与接地线分开。同时,为了避免动力电缆和通信电缆之间的瞬态正交耦合,应该进行必要的测量。
实际安装的时候,有些施工方基本不考虑连接线的线径,很多都是缩减一号在使用推荐的线径。G343-2004《建筑物电子信息防雷技术规范》*6.5.1条说明了浪涌保护器(浪涌保护器)连接线小截面积。
雷击的时候,由于磁场的存在,金属导线受到电动力的作用,可能会使导线等金属构件折断甚至更大。为了防止泄放时出现的这种电动力效应对电源线路的,因此浪涌保护器的两端引线应平直,不宜成直角或者锐角,拐弯处应,呈一定的弧度。
另外,为浪涌保护器两端引线上产生的电感电压降,两端的引线应尽可能短而直,其长度不宜大于0.5m。
这一点不少工程在实际安装的时候都很难达到这个要求。如果接线过长会防雷器时,加载在设备端的残压过高,不利于设备的保护,需要将连接线尽可能到50cm左右,或改用凯文接线进行浪涌保护器的连接。当凯文接线也有难度时,可以在附近安装局部等电位端子排,这样近接线,减短了接线长度,了线路中产生的浪涌电压。
产品为标准 35mm 导轨式安装方式,每模块占两位标准安装位置,需加装电路熔断保护装置,安装维护简便。 通过不同数量的组合可适用于单、三相电源系统。 具有高雷电通流能力,适用于变压器的低压总柜处防雷保护。 该产品***用于移动通信、微波通信局/站、电信机房、工业厂矿、民航、金融等电源系统,如各种配电站、配电房、配电柜、交直流配电屏、开关箱以及其它各种重要且易遭受雷击的设备。